《难经》第六十一难完整原文及译文解析

《难经》第六十一难略举了望、闻、问、切四诊的一些内容,及其诊断价值。

一、《难经》第六十一难原文

【原文]六十一难曰: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2],问而知之谓之工[3,切脉而知之谓之巧[4]。何谓也?

然: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5],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6],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藏府也。经言以外[8]知之曰圣,以内[8]知之曰神,此之谓也。

【注释][1]神:神奇、玄妙、微妙。这里有技术高超、难以测度的意思。[2]圣:通明、通达事理。这里有技术特别高明的意思。[3]工:精、精巧。这里有技术熟练精巧的意思。[4]巧:灵敏、灵巧。这里有动作灵巧、超乎寻常的意思。[5]五色:指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6]五音:为古代五声音阶中的五个音级,即角、徵、宫、商、羽,以配五脏。五脏有声,即五声呼、笑、歌、哭、呻(参第34难),音声相应则无病,音声相乱则有病。例如心声笑,音应徵,和而长,音声如相应则无病,相反笑声不是和而长的音,则是心有病的表现。[7]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8]外、内:外,是指外部有症状可供诊察。内,是指内部有疾病而没有表现于外部。

二、《难经》第六十一难白话译文

【语译]第六十一问:医经上说,通过望诊而知道病情的叫做神,通过闻诊而知道病情的叫做圣,通过问诊而知道病情的叫做工,通过切脉而知道病情的叫做巧。这是什么意思呢?

答:通过望诊而知道病情,是通过观察病人所表现的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的变化,来了解病情。通过闻诊而知道病情,是通过听病人发出的呼、笑、歌、哭、呻五种声音,并与角、微、宫、商、羽五音进行比较,来辨别疾病。通过问诊而知道病情,是问病人嗜好何种味道,来了解疾病的病因和病位。通过切脉而知道病情,是切诊病人的寸口脉象,审察脉象虚和实,来了解疾病邪正盛衰状况和病变在何脏何腑。医经上说,通过外部的表现而知道病情的叫做圣,外部还没有什么临床表现时,就能知道病人体内的病变的叫做神。以上所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三、《难经》第六十一难解析

[按语]四诊望、闻、问、切并提,始于《难经》。本难所论述的四诊内容,仅是略举其例而已。如问诊,除了问其“所欲五味”以外,还有问寒热、问汗、问疼痛、问头身胸腹、问耳目、问睡眠、问饮食、问二便、问经带等。《难经》为中医四诊构建了框架,对后世诊断学的不断丰富和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承先启后作用。

本难将这四诊的熟练技巧,称之为神、圣、工、巧,为医生提出了四诊技术应努力达到的目标。指出有症而知叫做圣,无症而知叫做神,要求医生为早期发现病人的疾病,应熟练掌握四诊方法,精益求精,达到由圣人神的境界。有症而知,这应该是对医生的最基本的要求,而无症能知,则是更高的层次。今天,现代微观检查查出的疾病,中医有时就会遇到无症可辨的窘况,面对这一“内有病而外无症”的困惑,一些学者提出了“病症结合”的对策,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但是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要求,无症能知,将是一代又一代的医生所不断追求的高层次的诊断境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