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第五十难完整原文及译文解析

《难经》第五十难用五行生克理论讨论了五邪(虚邪、实邪、贼邪、微邪、正邪)的具体涵义。

一、《难经》第五十难原文:

五十难曰:病有虚邪,有实邪,有贼邪,有微邪,有正邪,何以别之?

然:从后”来者为虚邪,从前”来者为实邪,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从所胜来者为微邪,自病者为正邪。何以言之?假令心病,中风得之为虚邪,伤暑得之为正邪,饮食劳倦得之为实邪,伤寒得之为微邪,中湿得之为贼邪。

二、《难经》第五十难白话译文

第五十问:导致疾病的邪气有虚邪,有实邪,有贼邪,有微邪,有正邪,通过什么来区别呢?

答:从生我之脏传来的邪气称为虚邪,从我生之脏传来的邪气为实邪,从克我之脏传来的邪气为贼邪,从我克之脏传来的邪气为微邪,邪气未经传变而直接侵犯本脏导致疾病的为正邪。为什么这样说呢?假使疾病发生在心脏,因为风邪入侵而得病的是虚邪,因为伤暑而得病的为正邪,因为饮食不节或劳累过度而得病的为实邪,因为寒邪入侵而得病的为微邪,因为伤湿而得病的为贼邪。

三、《难经》第五十难解析

本难承 49 难对“五邪所伤”作了进一步的讨论。上难侧重论述“正经自病”与“五邪所伤”的区别,而本难则深入探讨了由于生克关系的不同,由五脏传变而来的邪气引起疾病的轻重也有所不同。从本难对五邪的命名中,就可以看出这些名称实际上寓有对病邪的性质和发病的轻重情况等的说明。如虚邪、实邪,虚是虚弱、不充实的意思,虚邪就是弱邪,因为邪气从生我之脏来,挟有生我之正气,则病轻易退,故称虚邪;实是充盛、盈满的意思,实邪就是强邪,因为邪气从我生之脏来,该脏本身接受我的正气,功能旺盛,现在反戈一击,则病重难退,故称实邪。

从49难与本难对五脏受邪情况的分类可以看出,古人十分重视疾病中脏与脏之间的相互关系。正经自病所伤,病变主要局限在一个脏器,对其他器官的影响不大。五邪所伤,则病变至少波及两个器官,则病变影响的范围较大,由于生克关系的不同,从五脏传变而来的邪气致病力也有所差异,因而进一步分为虚邪、实邪、贼邪、微邪、正邪。这种认识方法,不仅确定了病变波及的范围,而且深入分析了邪气影响脏器后的传变关系,有利于对预后的判断,有助于确定恰当的治疗方法。虽然这种方法很早就提出来了,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后世医家很少在临床中运用。

今天,要进一步提高中医辨治水平,尤其对提高多病因损伤、多病机演变的内科杂病的辨治水平,细化临床辨证思维,本难提出的这种方法仍具有参考、启示作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