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第三十难原文及译文解析

以下是《难经》第三十难的原文及译文解析,综合多个版本的注释与白话翻译整理而成:

《难经》第三十难原文

问曰:营气之行,常与卫气相随不?
:经言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乃传于五脏六腑,五脏六腑皆受于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荣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息,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之无端,故知营卫相随也。

译文解析

营卫的生成与来源

“清者为营,浊者为卫”:水谷精微中清轻部分化为营气(属阴),浓浊部分化为卫气(属阳)。

运行路径:营气行于脉中,滋养脏腑;卫气行于脉外,护卫体表、温煦肌肤,并调节腠理开合。

原文核心:营卫之气来源于水谷精气,通过胃的消化吸收后传输至全身。

解析

营卫的运行规律

五十:指营卫一昼夜各运行五十周次,最终在肺经“手太阴”处交会。

阴阳相贯:营卫虽分属阴阳,但相互贯通,循环无端,形成动态平衡。

“营周不息,五十而复大会”

营卫与脏腑的关系

胃为营卫之源:胃气是营卫运行的根本动力,水谷精微需经胃的腐熟,再通过“微丝液管”(古代对血管的表述)吸收至心肺,转化为气血。

心肺的主导作用:心肺位于膈上,主气血运行。心主血为营,肺主气为卫,两者协同推动营卫周流全身。

经典引证与争议

此难内容与《灵枢·营卫生会篇》相似,但《难经》删减了“以传于肺”四字,后世注家认为此省略可能影响对脏腑传道关系的理解,强调胃气上传至肺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总结与学术意义

第三十难通过营卫的运行规律,阐发了中医气血理论的核心:

整体观:营卫的循环体现了人体阴阳协调的整体性,如环无端,不可分割。

功能划分:营主内守,卫主外御,二者共同维持机体的防御与营养功能。

临床指导:营卫失调可致疾病(如自汗、失眠),调和营卫是治疗的关键,如桂枝汤的配伍原理即基于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