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第六十四难讨论五输穴的五行属性,并指出阳经和阴经有所不同是因为阴阳刚柔相互配合的缘故。

一、《难经》第六十四难原文
【原文]六十四难曰:《十变》又言,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俞土,阳俞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阴阳皆不同,其意何也?
然:是刚柔之事”也。阴井乙木,阳井庚金。阳井庚,庚者乙之刚也;阴井乙,乙者庚之柔也。乙为木,故言阴井木也;庚为金,故言阳井金也。余皆放2]此。
[注释][1]刚柔之事:刚属阳,柔属阴,刚柔之事即指阴阳相应的情况。十天干中居单数位的属阳为刚,即甲、丙、戊、庚、壬,双数位的属阴为柔,即乙、丁、己、辛、癸。[2]放:通“仿”,仿效的意思。
二、《难经》第六十四难译文
第六十四问:《十变》上又说,阴经的井穴属木,阳经的井穴属金;阴经的荥穴属火,阳经的荥穴属水;阴经的俞穴属土,阳经的俞穴属木;阴经的经穴属金,阳经的经穴属火;阴经的合穴属水,阳经的合穴属土。阴经和阳经穴位的五行属性都不同,这是什么意思呢?
答:这是由于阳刚、阴柔相互配合的缘故。阴经的井穴属乙木,阳经的井穴属庚金。阳经的井穴之所以属庚,是因为庚的为阳属刚是和乙的为阴属柔的性质相配合的;阴经的井穴之所以属乙,是因为乙的为阴属柔是和庚的为阳属刚的性质相配合的。天干中的乙在五行属木,所以说阴经的井穴属木;天干中的庚在五行属金,所以说阳经的井穴属金。其他各穴的刚柔配合关系,都可按照这种方法进行类推。
三、《难经》第六十四难解析
本难对阴经和阳经五输穴的不同五行属性的认识,使针灸学中的经脉腧穴理论,和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可以直接运用阴阳五行理论来指导穴位的选取,这在临床治疗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与肺有关的疾病,因肺属金,而阴经的经穴也属金,则可选手太阴肺经的经穴“经渠”加以治疗;与胃有关的疾病,因胃属土,而阳经的合穴属土,则可选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足三里”加以治疗。另外,还可针对病变脏腑与其他脏腑的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以及运用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等治疗法则加以选穴。